close

今日伍中

西元1900年,日本北陸地區擁有家傳200多年製酒經驗的商人,西村武士郎受日本當局鼓勵來台設立西村商社,因當時的社會背景與豐富無阻礙的進口物資,為商社奠定堅實的基礎,並開創一番華景,也讓西村商社成為台灣有始以來的第一家連鎖商店。

當時,台南東門吳家富甲一方,西村商社的倉庫即是向吳家租用的。因此當吳家長子吳棟樑完成學業之後,隨即進入西村商社服務,成為商社中的一員。隨著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與累積,吳棟樑在商社中表現出色而佔有重要之席,而他正是現今伍中行第三代傳人吳傑熙的祖父。

 

吳棟樑(右)03

 

民國38年,中國發生了內戰,國民黨政府撤退至台灣。在極短的時間內,政局轉變政策改革,以及整體社會環境的變化,令當時許多的商家措手不及。尤其是大幅改制後的稅法,讓當時存貨量高的商號,更受影響,像是當時的高雄伍中行便受到波及而難以招架,於是負責人徐捷雲毅然決然結束經營多年的高雄伍中行,隻身前往台中設立新點。而當時負責人事方面的吳棟樑回到了台南,台北與他處支店亦安排適當人選,經過一番人事調動與股權協商後,台中伍中行開始經營得有聲有色,其它支店也有相當的表現。

 

隨著五〇年代的來臨,社會日趨穩定加上美援投入至國家基礎建設,工商發達經濟蓬勃,伍中行生意蒸蒸日上,規模日益擴大,除了日系外商是當時忠實客戶之外,當時的政黨高官謀士亦是常客。「伍中行」三個字在當時,幾乎就是一種身份象徵,一種高品質生活的代表。

 

只是,一個企業達到某種極盡盛世時,便是考驗的開始。歷經大環境改朝換代、社會變遷,經營多年的伍中行在卓越傲人的成績之後,潛伏著內部股東派系鬥爭與利益分配不均的種種問題,龐大的企業陷入了保守派與改革派鬥爭下的停滯期。屬於改革派的吳棟樑,為了伍中行的未來,於民國60年,赴日考察並探訪了西村武士郎家族後代,深覺若要讓伍中行持續壯大並有發展,應該在台灣以便利商店的方式開設支點。回國後的吳棟樑陸續約談股東們,希望可以藉此讓伍中行在新時代出現新氣象,然而當時居然無人同意,在此情況下,吳棟樑有再大的熱情與想法,也無力回天,因而放棄了念頭,從此只求安定度日。在此同時,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壯大,內憂外患的伍中行,日趨沒落,終至華麗褪去,盛況不再。

 

 PC208995  

 

身為伍中行吳家第三代傳人,吳傑熙提起祖父當年的視野與心境:「以經營思維來看,爺爺當年的見解與體會是正確的,然而身為富家子弟的爺爺,在經歷戰亂,家產一夕化為烏有的遭遇後,又靠著實力打拼,從有限的資源,開創大筆的財富,在這些兩極的變化之後,就算仍有熱情想為伍中行帶入新意,沒有他人的共同支持與信念,熱情是很快就會消失的,寧可安定度日,讓一家老小和樂平安。」他回憶道:「還記得小時候,爺爺每天帶著我喝茶,在巷弄間散步,這也培養了我自小對茶茶文化的興趣,我也三不五十的,伸手就拿爺爺的茶壺來當玩具玩。有一次,大概是我五歲左右的時候,不小心的就把爺爺的一把朱泥壺給打破了,爺爺當下沒說什麼,也沒處罰我,反而是帶著我去買了一把朱泥四杯標準壺,並對我說:『這把就是你的壺了,以後可不能再玩阿公的壺了』。從此,我跟茶跟壺、跟茶文化就再也分不開了。」

從小的壓歲錢就拿來買茶道具的吳傑熙,也許是當年爺爺的堅持感召了他,再次思考與籌劃伍中行在當下時代的走向;也許是母親在病榻危及之時提醒了他,不該讓爺爺曾經灌注心力與心血的伍中行就此走入歷史。身為伍中行吳家第三代嫡傳傳人的他,銜接起伍中行在大時代曾有的豪氣與大刀闊釜之勢,在台北市最富文化氣息與茶人體驗的永康商圈中的潮州街上,以「台灣伍中行」為名,文化體驗為空間屬性,開啟了以「伍中行文化體驗館」為媒介的「新伍中行」時代,為伍中行的歷史,繼續寫下輝煌璀璨的新頁,也為現在普羅眾生,帶來頂級的茶與食材,推動高品質生活與飲食文化的體驗與實踐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臺灣伍中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