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中醬油

「醬油」一詞在歷史上首度出現,是在南宋林洪著的《山家清供》食譜中,所記述:韭葉嫩者,用姜絲、醬油、滴醋伴食。

根據記載,醬油的前身是豆醬,早在東漢以及北魏時代便各自有文字論述記載著豆醬的製作方法。但因為與現代醬油的製作方式雖有相似,但仍不盡相同,因此無法確定醬油是否已經出現。許多歷史學家認為,醬油真正普及的時代,應為元末明初或其之後。 

若說南宋至元代為醬油普及的轉累點,是有機可循的,主要原因是當時南宋政權集中在臨安城,也就是今日浙江杭州市,屬於中國的南方,而在明代的農書《養餘月令》中,除了一般豆醬的製法說明外,亦有「南京醬油法」,因此推論該作者認為醬油與位於南方的京城有著密切關聯,南方的醬油應深得人心,特別是撰寫食譜與農書的仕人們。之後經過元、明代的政權易手,中國南北重新規整,醬油也隨著食譜與農書的散布而行至北方,甚至其他地區,如日本、朝鮮、越南、泰國、馬來西亞等地,此時醬油也逐漸普及起來,成為人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味。

醬油含介紹文

釀造

文章標籤

臺灣伍中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